当我们发现甲状腺结节,并怀疑它可能是癌时,医生总会强调一件事:一定要仔细检查颈部淋巴结。这是因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zui常见、也是zui早期的转移途径。癌细胞会脱离原发灶,通过淋巴管“溜达”到淋巴结并安家落户。
那么,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有什么特点呢?主要可以从位置和形态结构两个方面来识别。
特点一:转移的“位置”有偏好
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并非漫无目的,它有其偏好的“路线图”和“第一站”。
中央区是“首站”:甲状腺癌zui先、zui常转移的区域是中央区淋巴结(又称VI区)。这个区域就在甲状腺周围、气管正前方,是甲状腺淋巴回流的“必经之路”。因此,无论手术还是术前检查,中央区都是重点关注对象。 接着是“侧方”转移:随着病情发展,癌细胞会继续向颈部的侧方区域转移,包括颈内静脉周围及颈侧区的淋巴结(II、III、IV、V区)。其中,III区和IV区是zui常见的侧颈转移部位。 可能存在“跳跃式”转移:少数情况下,癌细胞可能会“跳过”中央区,直接转移到侧颈淋巴结,这种现象被称为“跳跃性转移”。虽然不常见,但意味着检查时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。简单来说,转移的顺序通常是“由近及远”,从中央区到侧颈区。
展开剩余54%特点二:转移淋巴结的“形态”会异变
正常的淋巴结形态规整,像一颗饱满的“肾豆”。而一旦被癌细胞侵蚀,它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,这些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清晰地看出来:
形态变圆:正常淋巴结是扁长的,长短径之比常大于2。而转移的淋巴结会变得“臃肿”、更接近圆形。 内部钙化:淋巴结内部出现微钙化(点状强回声),这是一个非常特异的特征,高度提示乳头状癌转移。 囊性变:淋巴结内部出现液化、坏死,形成囊性暗区,这在甲状腺癌转移中比较有特点。 结构消失:正常的淋巴结门(淋巴管和血管进出的地方)结构变得模糊或完全消失。 血流异常:彩色多普勒超声下,可见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异常丰富、紊乱。总结一下,一个形态变圆、出现微钙化或囊性变、正常结构消失的淋巴结,就是非常危险的“嫌疑犯”。
总之,了解甲状腺癌淋巴转移的位置偏好和形态特点,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看待病情。对于患者而言,这意味着在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时,一个全面的评估必须包括对颈部所有重要淋巴区域的仔细探查,以便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,实现彻底清扫,降低复发风险。
【本文仅为知识科普,不构成就医建议】发布于:江苏省盛达优配官网-配资炒股网-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