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民盼再微调,让通行更便捷
9月17日,新民晚报7版刊登《小区旋转门又成居民进出关卡》,报道了杨浦区市光路1128号工农三村的通行难题——一扇大铁门常年紧锁,仅留狭窄旋转门供居民、学生出入,不仅通行效率低,还暗藏安全隐患。这扇门的“命运”曾几经波折,经“新民帮侬忙”三次持续介入追踪,如今终于迎来阶段性进展:备受诟病的旋转门已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一扇崭新的双向通行“工字形”大门。但改造落地后,居民反馈新门仍有“美中不足”,期盼能进一步微调,让便利真正“落地”。
这扇铁门位于小区中心要道,紧邻幼儿园与小学,多年来因管理需求与居民通行需求的矛盾,陷入“开了关、关了开”的反复拉锯,成为困扰周边居民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在“新民帮侬忙”的多次介入协调下,工农三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主动牵头,将铁门改造纳入工作日程,并全力推进落实。
记者近日回访时看到,昔日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旋转门已彻底消失,新安装的“工字门”实现了双向同时进出,通行效率较此前明显提升。但居民在日常使用中,仍发现了新的不便之处。有居民现场测量后发现,这扇“工字门”的单侧通道净宽,在无人员转弯的正常通行状态下,实际宽度仅约0.6米。“正常人空手走没问题,可一旦手上拎点东西、抱个孩子,就感觉特别挤。”市民何先生向记者反馈道。他进一步解释,对于小区周边幼儿园的家长而言,每月都要给孩子搬运、晾晒被褥,不少人还需要手推婴儿车,要通过这0.6米宽的通道,只能勉强侧身挪动,稍不注意就可能碰到门体或其他行人。采访中,不少居民都表示,若能将“工字门”的单侧过道再拓宽一点,使用起来会更便捷,也能更好满足日常通行需求。
针对居民提出的“微调”建议,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工农三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先生。他表示,此次将旋转门改为“工字门”,核心目的是阻挡非机动车随意穿行,保障行人通行安全,同时兼顾基本通行效率。“我们会立刻与施工方及相关单位沟通,探讨在现有门体结构基础上进行微调优化的可行性,尽快拿出具体方案。”张先生承诺,会尽可能在细节上完善,努力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实际通行需求,让改造真正惠及居民。
盛达优配官网-配资炒股网-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